文章
健康百科
養生菜餚
養生訣竅
體內有癌,「腿」先知?腿上「兩腫一隆起」,或是提醒你腫瘤來襲
2023/06/30

26歲的方小姐從上個月開始,總是感覺到身體不適,一天下班回家,快到樓下小區時,突然出現 下肢無力、麻木的癥狀。恰好附近有張凳子,方小姐一身冷汗的坐在凳子上不敢動彈,過了約十幾分鐘,下肢才慢慢的恢復了知覺。

方小姐懷疑自己可能是減肥過度,引起低血糖,于是拿出袋子里的巧克力含在嘴里,但下肢仍然發軟無力。恰巧前幾天,方小姐看到新聞,說一男子曾出現下肢無力癥狀,不加重視,某天突然暈倒,送入醫院被查出腦梗。

感到后怕的她,立馬預約了附近醫院,準備檢查一下。詢問過程中,醫生告知應該不是中風或腦溢血,進行雙下肢肌肉測試,結果顯示方小姐 肌肉力量非常弱。而通過造影檢查,方小姐的下肢靜脈存在充盈缺損,造影劑滯留。進一步檢查,結果竟然是 「癌栓」......

一、雙腿反映全身病,這些疾病信號千萬要留心

俗話說「養樹先養根,養人需養腿」,腿是我們的「第二心臟」,人體的血液運行,需要靠腿去推動。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骨關節一科主任張洪美表示,當腿部出現這4種變化,很可能是身體異常的表現,應盡早排查:

● 腿腳冰涼:有些人一到冬天,即使穿得很厚,腳部還是冰涼的。雙腳冰涼可能是由于 血管疾病、代謝障礙、神經傳導障礙等引起。血液循環較差,使得體溫調節功能異常,從而導致雙腿冰涼。

● 腿部麻木:肢體麻木多與神經病變有關,如果腿經常出現麻木感,可能是由于腿部、足部或后背 神經萎縮引起。此外 糖尿病、關節炎等疾病也可能導致腿部麻木,這種麻木由于周圍神經病變引起,一般伴有疼痛、發熱的感覺。

● 腿部瘙癢:秋冬季節,氣候干燥,很多人會感覺到皮膚變粗或瘙癢。這也導致當發生腿部瘙癢很多人并未在意。其實腿部瘙癢也可能由于 真菌感染引起,這種疾病通過涂抹藥膏可緩解。但還有一些全身性疾病,如 糖尿病、肝膽疾病、貧血等也可能導致腿部瘙癢,這種瘙癢一般通過藥膏無法緩解,需要進一步排查。

● 腿部疼痛:隨著年齡增長,人體血管逐漸老化, 下肢堵塞,容易引起下肢缺血性疼痛。除此之外,腿痛、肌肉乏力等也是 頸椎病、腰椎間盤突出等常見癥狀,尤其是中老年人,出現腿痛,且為間歇性的,一定不要忽視,需及時就醫。

二、若腿上有3個現象,或是提醒你腫瘤來襲

腿部異常還與癌癥有關?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血管與介入科李慶東、鄭文濤兩位醫生表示,腿上的癌,看得見,摸得著,在早期可能會出現某些「報警」信號。

1、出現腫塊

一般人群的腿部皮膚非常的光滑和細膩,但若是腿部出現包塊,一種可能是良性的為 多發性脂肪瘤;還有一種就是 癌癥轉移,為無痛性腫塊,質地硬,大多生長速度快,可以從幾個月到半年逐漸長大。

2、莫名腫脹

人的腿部有大量的血管,神經也非常豐富。當癌細胞肆虐,就會侵犯到神經血管,引起患者有腫脹及疼痛表現。部分癌癥患者首發癥狀為下肢不適、腫脹和疼痛,進一步檢查發現與 胰腺癌、肺癌等有關。大多數癌癥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狀,當血管被堵住,就會形成靜脈學生,從而引起腿部腫脹。

3、異常隆起

腿部異常的隆起,很可能與 骨肉瘤腫塊增長迅速有關。外觀上腿部有質地堅硬的腫塊,由骨頭長出來,腫塊表面皮溫增高,皮膚靜脈顯露,腫塊表面和附近軟組織有不同程度壓痛。此外, 骨轉移瘤、骨巨細胞瘤、軟骨瘤等也可引起腿部隆起。

三、腿有勁才能壽命長,養腿秘方告訴你

發表在美國《預防》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發現, 腿部肌肉有力對壽命有助益。丹麥根本哈根大學的一些研究也發現,無論老人還是年輕人,只要兩個星期不動,腿部肌肉力量就會削弱三分之一,相當于衰老40—50年。

腿是人體重要的「交通樞紐」,腿部不好,常常會關聯很多疾病。而這些行為,正在加速你的腿部衰老:

愛穿高跟鞋:鞋跟過細,小腿會承受過多重量,甚至超負荷,腿部肌肉變粗,就會影響健康。 久坐不動:久坐不動,下肢肌肉長期處于放松狀態,就會導致腿部彈性和韌性減弱,從而加速腿部肌肉的衰老。 穿緊身褲:下身穿得過緊,就會阻礙到小腿血液循環,甚至導致下肢靜脈曲張,使小腿皮膚清晰可見毛細血管,甚至蚯蚓狀靜脈隆起。 蹺二郎腿:很多人坐著坐著都會不自覺蹺二郎腿,而這個行為會阻礙腿部血液和淋巴循環,導致下半身浮腫。時間長了,還容易引起靜脈曲張,嚴重者甚至足背無法抬起,引起血栓。

養腿是一輩子的事情,日常我們應該怎樣「保養」才能有效減緩腿部衰老?

1、注意保暖

冬天或在空調房時,要注意別讓腿部受涼,平日應常用熱水泡腳,使氣血能夠順利運動,維持機體平衡。

2、多曬太陽

曬太陽可以有利于保暖,同時還可以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形成,有利于鈣質的吸收,預防骨質疏松。

3、適當運動

生命在于運動,多運動,才有利于腿部血液循環,讓肌肉更結實。

當發現腿部異常,很多人沒有當回事,直至影響正常行動,才來關心。腿部變化與身體息息相關,當某段時間頻繁出現異常,要引起重視,避免錯過身體的「求救信號」。

心臟決定壽命!建議中老年:別太省錢,多吃這4樣,越吃心臟越強
2023/11/15
這4道菜寄生蟲含量最多,醫生從來都不吃,嘴再饞也要忍住別吃!
2023/11/15
通便食物排行榜公布!藏在身邊的天然「通便果」不是香蕉而是「它」
2023/11/15
什麼時間量血壓最準?醫生提醒:有3個最佳時間,很多人都白測了
2023/11/15
人老了,不在于運動,不在于喝水,過了60歲,請牢記4項長壽準則
2023/11/15
吳孟達肝癌離去!醫生提醒:此癥多是「拖出來的」若身體2處「發癢」要及時檢查肝!
2023/11/15
小腿突然抽筋! 千萬別以為只是「缺鈣」 是身體給你的警示!
2023/11/15
107歲沒三高!全靠一碗兩塊錢的「它」 一吃通便「二吃護眼」三吃降壓
2023/11/14
11點後睡的人,白開水裡一定要加一點它!讓肝越來越好!
2023/11/13
退休醫生再三警告: 中風前3天, 睡覺會出現這個警告 ! 早1天發現都能救命,可惜很多人都錯過了
2023/11/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