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部乃百病之源
縱觀許多肥胖人士,大腹挺挺、走路艱難、百病叢生。特別是肥胖人群要降糖、降脂、降壓,防治都非常困難。
究竟腹部為什麼這麼重要呢?
根據中醫觀點「陰屬寒,寒則凝」的定律,腹部正是六條陰經聚會的地方,所以腹部是先天最容易寒凝的地方,猶如中國的北方一樣。根據寒則凝的定律,寒凝最容易使有形的物質特別是脂肪凝結積聚。
腹部往往是首先形成肥胖的根源,長此以往痰濕瘀毒、脂肪寒凝積聚于腹部,堵塞經脈,造成經脈不通,氣機升降不暢,嚴重影響了經脈正常運行,腹部越積越大,甚至久積成病。
肚子上的四個長壽「救命穴」
1 肚子上的長壽大穴:神闕穴
腹部常用的保健穴有很多,首先來講講神闕穴。
從字面意思上來看,「神闕」就肯定是個非常重要的穴位。為什麼這麼說?因為在中國只有最重要的才會封之為神呀!
灸神闕的方法有很多,先介紹一下艾條灸:
我們可以在肚臍里填上鹽,然后直接拿艾條在鹽上進行熏烤;
除了可以用隔鹽灸,還可以在神闕穴做溫和灸,就是用艾條直接熏烤神闕穴,艾灸時艾條燃燒端離皮膚大概3厘米,這樣既可以讓熱力傳到皮膚深層,又不會燙傷皮膚。
艾灸神闕穴可以防治中風虛脫,四肢厥冷,風癇,形憊體乏,繞臍腹痛,水腫鼓脹,脫肛,瀉痢,五淋,婦女不孕等疾病。
溫和灸補益的作用可能更好一點,如果想溫中、溫補,就選用神闕穴。一般來說,需要20~30分鐘的時間。
如果想調理,那麼可以每天灸一次神闕穴,大概灸10天以后,可以休息3~5天,然后再做下一次艾灸。
如果只是單純保健,就不用這樣連著灸10天,只要能堅持一個月灸一次就可以了。
下面再來介紹一下肚臍的艾炷灸法:
做神闕穴的艾炷灸,只能做隔物灸,最常做的就是隔鹽灸。首先把鹽放在肚臍里,然后再把艾炷點燃后放在鹽上面進行艾灸。
注意:
鹽鋪面要大一點,艾炷不能做得太大,要做小點的艾炷。還有,鹽遇到熱會熔化,所以要注意換新鹽。
而且化了的鹽也是很燙的,不小心也容易燙傷。如果特別害怕燙傷的人,可以在放了鹽以后,再在鹽上擱一片姜片,然后在姜片上放艾炷,這樣就很安全了。
2 延年益壽灸氣海穴和關元穴
氣海穴,從名字我們就能體會,這個穴是我們全身的氣聚集的地方。所以氣海也是個補氣特別好的穴位。虛脫、形體羸瘦、臟氣衰憊、乏力等氣虛病癥都可以艾灸氣海穴。
有人可能不理解氣虛是怎麼回事,如果我們一上樓就喘,上兩層樓就走不動了,這就說明是氣不足,也就是氣虛。氣虛的人可以多灸這個穴位,這個穴位不但可以補氣,還有行氣調氣的作用。
其實灸氣海穴不僅可以防治氣虛,還可以防治氣逆,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氣亂,比如有些人老打嗝,這在中醫被稱作呃逆。
為什麼會出現呃逆呢?呃逆的病位主要在中焦,是由于胃氣上逆動膈而成。可由飲食不節,胃失和降,或情志不和,肝氣犯胃,或正氣虧虛,耗傷中氣等引起。
還有一些更年期的女同志也容易出現氣機逆亂,主要表現有煩躁、易怒,其實這也是屬于氣機不暢,這種情況就可以灸氣海穴。
關元穴,它的作用和神闕穴有點像,都是溫中補陽的穴位。但神闕穴溫中的作用更強,就是防治胃腸疾患的作用更強;而關元穴補元陽的作用更強,什麼叫補元陽呢?就是補腎陽。
腎陽虛的病人會出現哪些癥狀?腎陽虛的人最常見的癥狀就是腰腿痛,或者腰酸、沒勁;男性腎陽不足的話,性功能可能會有問題。關元穴就是一個善于補腎陽的穴位。
女孩子中很多人都有月經不調的毛病,或月經不來,或月經延期,這些都可以通過灸關元穴來調理。只要覺得陽氣不足,氣血不暢都可以灸這個穴位。
如果有喘不上氣,或者自覺吸氣吸不到底的時候也可以灸這兩個穴位。只要覺得是虛的病癥,都能艾灸關元和氣海;如果我們身體不虛,為了讓自己更強壯也是可以常常艾灸這兩個穴位的。
關元和氣海這兩個穴位是人體保健非常重要的穴位,我們常灸這兩個穴就可以強身健體,延年益壽。
3 脾胃問題就找中脘穴
艾灸中脘穴可以保養脾胃,還可以通腹降氣。
其實我們看它的位置就能知道它的作用,中脘穴的位置和胃很近,所以這個穴位主要可以防治一些脾胃疾病,比如腹脹、腹瀉、腹痛、腸鳴、反酸、嘔吐、便秘等,此外對食欲缺乏、目眩、耳鳴、青春痘、精力不濟、神經衰弱等因脾胃不和引起的病癥也很有效。
只要是脾胃不好,都可以艾灸中脘穴來調理。中醫認為脾胃是「后天之本」,所以脾胃對于人的身體很重要,而艾灸中脘穴就是一個比較好的健脾胃的方法。
腹部艾灸注意事項:
1、首先注意不要燙傷皮膚。艾條灸時,隔一段時間就要抖一下燃燒端的灰燼;艾炷灸時,要及時更換艾炷。
2、一定要護住剛灸完的地方。因為剛灸完的地方一定很熱,有的人不注意,穿得很少就可能著涼了。艾灸溫通的調理作用很好,艾灸以后皮膚的毛孔是打開的,如果不注意保暖的話,寒氣就很容易進入到體內,這樣反而達不到調理的目的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