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,睡覺時突然腿抽筋,甚至從睡夢中驚醒過來,嚴重的還會出現大汗淋漓。
腿抽筋,真得很難受,對于頻繁的抽筋,還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。
問題來了,為什麼睡覺時會突然抽筋呢?
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,肯定是缺鈣!于是跑到藥店買了各式各樣的補鈣藥品或保健品,糟糕的是,雖然吃了不少,但是抽筋的癥狀卻始終沒有緩解。
抽筋=缺鈣,這幾乎是大眾普遍的一個共識,作為醫生,要提醒大家的是,引起腿抽筋的并不僅僅是缺鈣,有時還與以下五種疾病有關,不妨來看一看。
第一,電解質紊亂
我們生病住院,有一項指標是必查的,那就是電解質。
電解質包括鉀、鈉、氯、鈣,這是人體最基本的營養物質,如果電解質紊亂,會導致腿部抽筋的現象發生。
出現電解質紊亂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,第一個是丟失過多,比如大量利尿容易引起電解質紊亂,比如進行了胃腸手術容易引起電解質紊亂,比如劇烈嘔吐和腹瀉也會引起電解質紊亂;第二個是補充太少,很多癌癥或胃腸道疾病的患者,由于攝入少,也容易出現電解質紊亂。
除了電解質紊亂外,脫水后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,也容易導致電解質紊亂。
就拿鈣來說,缺鈣為什麼會引起抽筋?
這是因為缺鈣的時候,肌肉會出現異常的興奮,在過度興奮的狀態下容易引起肌肉痙攣現象的發生。
第二,高熱驚厥
當體溫明顯升高的時候,很多人會出現手腳抽筋的現象。
這是因為高熱狀態下,大腦對產生的高熱刺激反應混亂,引起了大腦神經遞質的釋放異常,在神經遞質的作用下,會出現手腳抽筋的現象。
高熱驚厥最常見于兒童,這是因為兒童的大腦發育不夠成熟。
第三,下肢動脈硬化
很多老年患者若是頻繁出現腿抽筋的現象,一定要高度警惕下肢動脈硬化。
醫生會建議做一下下肢血管彩超,這是因為下肢動脈硬化的時候,會導致斑塊形成,甚至引起狹窄和閉塞,這個時候下肢的血流量明顯減少,腿部肌肉為了維持正常的動力,只能不斷收縮來促進血液循環,于是就出現了抽筋的現象。
對于有高血壓、糖尿病、中風、冠心病或是癌癥的老年患者,在出現腿抽筋的時候,應該重點去篩查一下血管。
第四,癲癇
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,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,癲癇發作時,除了有意識障礙以外,還可能有反復發作的抽筋現象。
引起癲癇的原因非常多,包括遺傳、外傷、腦膜炎、藥物中毒等等。
第五,腰椎間盤突出
腰椎間盤突出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(髓核、纖維環及軟骨板),尤其是髓核,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后,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,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,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(或脫出)于后方或椎管內,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。
由此可見,腰椎間盤突出最大的危害就是壓迫神經。
一旦壓迫神經,患者會有腰部疼痛,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、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。還有些患者,會表現為腿部抽筋。
由于引起腿部抽筋的原因很多,所以一抽筋會誤認為是缺鈣,這是不正確的。
很多老人雖然有抽筋,卻并不是缺鈣引起的,還有很多老人,由于補鈣的方式不對或是疾病引起的,導致鈣高了,高鈣血癥往往更加危險,如果處理不及時,還可能導致惡性心律失常,甚至引起心臟驟停。
根據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議,成人每天鈣的攝入量要達到800mg,懷孕時對鈣的需求增加,每日可以達到1000-1200mg,但無論如何,每天補鈣的量最好不要超過2000mg,補鈣并不是多多益善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