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在很多武俠作品里經常看到「打通任督二脈」的字眼,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脈對人體是非常有好處的。連歌手周杰倫都唱到:「我打開任督二脈,東亞病夫的招牌,已被我一腳踢開。」
最近,論壇上說,腳上有一個穴位,能幫人打開任督二脈,它就是足臨泣穴,那麼,足臨泣穴到底有多大的功效呢?是否真的能幫人打通任督二脈呢?我來為你破譯吧。
學過中醫的人都知道,在中藥方劑里面有一個很有名的方劑,名叫柴胡湯,這個方子可以解表散熱、疏肝和胃,有治療胸脅苦滿、食欲不振、心煩喜嘔、口苦咽干目眩之功,即正對上述之癥。其實我們的身體中也有一味類似于小柴胡湯功效的大藥,這就是腳上的臨泣穴。
學過中醫的人還都知道,人體有8個八脈交會穴,而臨泣穴就是其中之一,為了說明問題,這里普及一下什麼是八脈交會穴?八脈交會穴是人體奇經八脈與十二正經脈氣相通的八個腧穴,稱為八脈交會穴。那麼什麼是奇經八脈呢?
奇經八脈是任脈、督脈、沖脈、帶脈、陰蹺脈、陽蹺脈、陰維脈、陽維脈的總稱。它們與十二正經不同,既不直屬臟腑,又無表里配合關系,其循行別道奇行,故稱奇經。
其功能有:
1、溝通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系;
2、對十二經氣血有蓄積滲灌等調節作用。
中醫認為奇經八脈就是人體的生命線,而這八脈上的要穴就像是「核反應堆」,只要你每天去按摩八脈上的要穴,以穴通經,以經通脈,就會感覺到日光照耀著整個身體,人體仿佛有了一股清陽之氣,這才是我們真正少生病、不生病的萬應靈丹。而臨泣穴就是奇經八脈上的很重要的主穴之一。
足臨泣穴往往被歷朝歷代的醫家所忽略,而道家非常重視這個穴位。該穴名意指膽經的水濕風氣從上向下在此化雨冷降。氣血的運行變化如淚滴從上滴落一般,故而得名臨泣。
它穴位于足背外側,當足四趾本節(第四趾關節)的后方,小趾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。它不但是膽經上的要穴,還連通帶脈。帶脈是沿人體肚臍一圈,像是人體正中系了一條玉帶,能約束縱行之脈,增強經脈之間氣血運行的聯系,也是關乎人體健康非常重要的一條保健經脈。所以,足臨泣穴是一個調一穴而梳理兩經脈的妙穴。
雖然足臨泣穴并不能真正打通我們的任督二脈,但它給我們身體帶來的好處是不能被忽略的。下面介紹足臨泣穴的妙用:
1、緩解足痛。
女性時常訴苦,長時間穿高跟鞋倦累異常,其實治療穿高跟鞋倦累感,只要指壓「臨泣」就有效。具體方法是,首先找準穴位,一邊吐氣一邊強壓6秒鐘,重復20次即可。
2、診斷膽囊病變。
臨泣穴不僅有治病的效果,還有診斷的功能。平時點按足臨泣穴,如果感覺疼痛,就要注意一下膽囊是否有息肉或者炎癥。
3、瀉肝膽之氣。
最常見的是清晨起床后口苦咽干,這是典型的少陽病,體內有熱,可以在臨睡前點按此穴,瀉肝膽之氣以降逆。
4、定喘。
如果有氣喘的人,這個穴位還有定喘的功效。在臨床上使用小柴胡顆粒配合點按足臨泣穴,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醫療效果。
5、治療月經。
配合脾經的三陰交穴位以及任脈上的中極穴,可以治療月經不利不調的癥狀。
近幾年流行足療,說明足底按摩確實對人體保健效果不錯。對于沒時間做足療的朋友,建議不妨睡前點揉一會兒臨泣穴,很快就通體舒泰,一身的疲勞就緩解了。
身體有濕的朋友,還能通過點揉此穴起到祛風除濕的效果。此外,因為足臨泣主升發人體少陽之氣,解散肝膽郁結之氣,所以經常點按此穴做足療,還能起到舒緩壓力、調節心緒的作用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