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百科
養生菜餚
養生訣竅
癌癥是基因注定的,躲也躲不掉?父母得這5種癌,可能傳給下一代
2023/06/27

來自西班牙的一位女子,從小到大出現了多次腫瘤。據統計,28歲的她身上足足出現過12種腫瘤。

2歲時,她被確診為惡性橫紋肌肉瘤;15歲時確診了軟骨肉瘤和子宮頸癌,為了活命不得不將雙側附件和子宮切除。之后,腫瘤的生長并沒停止,一直在不斷出現。在醫學界這無疑是一種奇跡, 前后患過12次腫瘤的人,如今依然存活著。

研究者認為,她很可能是世界上已知腫瘤風險最高人之一。為啥她頻頻被腫瘤找上門呢?

研究者認為,或是因為她 繼承了父母身上攜帶的兩種異常MAD1L1基因,這使其身體功能嚴重缺失。

一、癌癥是基因注定的,躲也躲不掉?

2019年, 廣東省人民醫院乳腺科的研究人員在 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上發表了一項重磅研究。

研究人員對 524例乳腺癌患者體內的配對白細胞、腫瘤組織進行檢測,同時分析了62個腫瘤易感基因胚系突變。結果在58例受試者身上檢測出了15個變異基因,這部分患者大約占比10%。

該研究的出現直接將之前6%的遺傳性乳腺癌比例擴大到了16%,也就是說 有16%的乳腺癌患者天生攜帶帶癌基因

二、有癌癥基因一定會得癌嗎?癌癥基因如何檢測?

正常情況下,我們體內的細胞生長、死亡都有嚴格的秩序調控,身體內環境也處于穩定狀態下。當體內某個 特定基因發生變異,會導致細胞的調控作用減弱、消失,讓 細胞出現無限增殖,從而發生 癌變,這種基因就被稱為癌癥基因。

那麼,有癌癥基因的人一定會患癌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

癌癥的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,體內存在癌癥基因≠患癌,但會一定程度增加患癌風險。癌癥的發生與不良生活習慣、環境等因素相關,且不同的癌癥基因對于癌癥發生的貢獻率也不同,存在明顯差異。體內存在癌癥基因的人患癌與否,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。

想要檢測自己體內是否存在癌癥基因,需要收集樣本送至專門的基因檢測實驗室,之后再根據 特定基因檢測、全基因篩查等手段來發現癌癥基因。

三、父母得了這5種癌,可能傳給下一代

在所有癌癥中,有明顯遺傳傾向的占比在5~10%左右。 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〇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解方指出,這幾種癌癥具有較高的遺傳傾向。

1、鼻咽癌

鼻咽癌的發生具有明顯的 種族易感性、地區聚集性和家族傾向性,其發生與EB病毒感染密切相關,而EB病毒可通過唾液傳播,所以同一家庭內很可能會交叉感染。

篩查鼻咽癌主要可通過 鼻咽鏡檢查、活檢以及EBV血清學檢查等手段。對于一些存在鼻涕帶血、吸鼻后吐出帶血鼻涕、不明原因的淋巴結腫大以及中耳積液的患者,更需要盡早進行篩查。

2、胃癌

數據顯示,罹患胃癌的患者中有明顯家族聚集傾向的占比 10%左右。家族內直系親屬有胃癌病史的,那麼你患胃癌的風險會比普通人增加2~3倍。

對于這類人群來說,建議40歲開始進行 胃鏡篩查。

3、肝癌

乙肝病毒可在家族內垂直傳播,易引起肝癌出現 家族聚集傾向。

篩查肝癌可通過 肝功能全項、B超以及甲胎蛋白篩查等項目。日常出現不明原因的消瘦、右側肋下疼痛、乏力以及眼圈發黑等癥狀,需要高度警惕是肝癌引起。

4、乳腺癌

普通女性一生中罹患乳腺癌的風險為1%左右,體內存在乳腺癌基因突變的女性風險會上升至23~54%。

這些女性要盡早進行篩查,絕經前可通過 超聲檢查篩查,絕經后建議加上 鉬靶檢查

5、結直腸癌

直屬親屬罹患結腸癌的人群,患癌風險會比普通人增加50%。

這類人群建議40歲開始進行 結腸鏡檢查、便潛血檢查

四、有家族病史,該如何防癌?

對于家族內有癌癥病史的人群來說,也無需過多擔心,日常要注意做好這三件事,即可很大程度幫助預防癌癥發生。

首先,日常要 減少接觸致癌物的頻率,如霉變食物內的黃曲霉素、熏烤類食物內的多環芳烴、腌制食品內的亞硝酸鹽。

其次,癌癥的發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,這中間需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時間,對于患癌風險較高的人群來說,可咨詢專業醫生 定期進行篩查

最后,要 保持好的生活習慣,如規律運動、飲食健康、體重合理、不吸煙飲酒以及規律作息等。

遺傳只是諸多影響癌癥發生的其中一個因素,不必對此過于恐慌,要持有正確的心態去面對,日常保持好的生活習慣才是正事!

當心大腦里長「老年斑」!常吃三種營養素,益智增壽、保護大腦
2023/09/09
腎「衰」手先知,手上一旦出現這五種「丑象」,腎臟可能已被「掏空」!
2023/09/09
「清肺」高手出現了,隔三差五吃一次,給肺來個大掃除,清肺潤肺!
2023/09/09
「升糖大戶」被揪出,提醒:不想血糖失控,這6種食物要盡量少碰
2023/08/08
一個哪里都能操作,不花一分錢的養生動作!無論男女都能練!(內附動圖)
2023/08/05
每天花幾分鐘,做做這2個動作,控血糖、強心肺……實在太好用!
2023/08/05
3個簡單養生操動作,從頭養到腳,養筋養膚養內臟!內附動作教學視訊~
2023/08/05
下蹲5分鐘等于步行1小時!這麼好的養生鍛煉方法,絕不私藏!
2023/08/05
中醫養生最為精妙的4種鍛煉方法,每天清晨堅持30秒,修身健骨,恢復健康!
2023/08/05
背薄一寸,百病消退,命長十年!學會一招,從此按背不求人!
2023/08/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