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所周知,熬夜的危害極大,除了會變丑、脫發和長胖以外,還會給身體帶來各種健康問題,所以,很多人都覺得睡得越早,身體越好。然而,一項權威研究卻顛覆了過往的說法:睡得越早,居然死得越早?這種說法靠譜嗎?
「早睡早起」一直都是被認為是比較健康的生活方式,但近年來,卻有研究顛覆了這種說法—— 睡得早,反而會增加死亡風險。
2014年,一篇發表在權威雜志《Sleep Medicine》的流行病學研究指出: 早睡和晚睡都有較高的心腦血管風險,但早睡的人死亡風險竟然比晚睡更高。
研究團隊對全球20多個國家,超過11萬人的睡眠作息,進行了為期9年多的調查,按睡眠時間將參與者分為三組:
A組 (早睡組)的睡眠時間是晚上 6至10點
B組 (正常組)的睡眠時間是晚上 10至12點
C組 (晚睡組)的睡眠時間是 晚上12點后
結果發現:與正常組相比, 早睡組和晚睡組的死亡風險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都較高,分別增加了29和11%,也就是說 早睡的人比晚睡的人更加容易患上心腦血管事件和死亡。
但需要正視的是,該 研究也存在不少的缺陷,如研究調查的是歐美和非洲國家,且樣本的取舍上存在問題, 人均壽命較短的非洲集中在早睡組,占比接近93%,但 壽命較長的歐美發達國家,只有28.5%是在 早睡組,17.5%是在晚睡組。
換言之,就是非洲的人均壽命拖了早睡組的「后腿」。所以, 「睡得越早,死得越快」的說法并不完全靠譜。
既然早睡或晚睡都更容易導致死亡,那到底每天睡多久才更有益于壽命?
日本癌癥中心的一個研究團隊,以亞洲人為研究樣本,調查了睡眠時長對人壽命的影響,并把研究結果發表在《美國醫學會雜志》子刊JAMA Network Open上。該研究發現: 每天睡7個小時,和全因死亡、心血管風險、癌癥風險最低!
研究人員篩選出超 32萬分別來自中國、日本、韓國、新加坡的志愿者, 進行了為期近14年的調查。按照睡眠時長劃分為6組,分別是睡眠少于5個小時、睡眠為6個小時、7個小時、8個小時、9小時和超過10個小時。
研究結果顯示,在全因死亡的因素中, 男性睡眠為6小時時,全因死亡風險最低,而在 女性群體中, 7小時睡眠時長的全因死亡風險最低。
但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,與7小時睡眠時長相比, 睡眠時長超過10小時時,全因死亡風險最高。此外,男性群體當中,與7小時睡眠時長相比,其他睡眠時長與患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顯著相關。
最后,綜合計算多種風險因素后, 該研究得出,每天睡7個小時,最有益于長壽。睡太久或者睡太少,都不利于健康。
睡覺也是一門大學問,俗話說「人睡三覺,命比紙薄」,這種說法其實也有一定的科學性,常睡「懶覺」、「飯后覺」和「情緒覺」,會對人的健康造成一定影響,
睡懶覺
懶覺到底是怎麼定義的,怎樣才算睡懶覺?一般來說 正常黃金作息,應該是晚上11點睡到早上6點,一兩次晚點起床影響不大,但經常在早上 8點鐘之后起床,都是睡「懶覺」。
不要以為睡久一點很舒服,這壞習慣可能會釀成大麻煩!美國著名醫學雜志《JAHA》曾發布, 一項包含256萬人的研究調查顯示,睡眠時長超過8小時,全因死亡風險直線上升。
如果熬夜,那通過晚期一點,是否會有效。 上海失眠專科主任、武漢神經內科主任都表示,想要通過睡 「懶覺」來補覺是不行的,而且會引起內分泌失調、激素分泌失衡、引發胃炎、消化道疾病。
飯后覺
飯后沒有消食就去睡覺,會 引起「積食」,這時候身體消化食物很慢,大量食物沒消化完會,引起胃液分泌失調,嚴重可能會引起膽液、胃液回流和損傷食道,長期以往,誘發胃癌和食道癌等。
一般 午飯后30分鐘,晚飯后3個小時睡最好,讓胃好好「運動」一下消消食,最好是飯后運動消消食,然后再睡覺比較好。
情緒覺
帶著情緒睡覺,對身體危害很大, 生氣時很容易損害乳腺、甲狀腺,引發相應的疾病。此外,在中醫里面還有 「怒氣傷肝」的說法。生氣本來就會損害身體,要是睡著了意識不自主的,更加難以控制。尤其是患有高血壓、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,很容易誘發中風等心腦疾病,所以說睡覺前最好平穩情緒。
如此看來,睡覺確實是一門學問,你睡對了嗎?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