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橫穴是足太陰脾經和陰維脈的交會穴, 對消化系統疾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。大橫穴能促進腹部氣血的運行, 是治療胃腸道疾病的必選穴。尤其對 「習慣性便秘、腹脹、腹瀉、小腹寒痛」等疾患具有很好的治療、調理和改善作用。
今天和各位朋友一起來認識一下 大橫穴的臨床應用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許多男人才30歲左右, 便大腹便便。 眾所皆知,肚腩是脂肪積聚的重災區,久坐不愛運動、營養過剩、壓力增大,都是導致男人腰腹部肉多的原因。
褲帶越長,壽命越短。世界衛生組織指出, 腹大腰粗是導致「高血壓、冠心病、糖尿病、脂肪肝」的最危險因素。「
中醫認為按摩 大橫穴可「轉運脾經水濕,健脾利濕」,通俗來說便是按揉 大橫穴「可通便、清除腸內脂肪和油脂,還能夠增強腸道的蠕動,從而消除腰腹贅肉,降低血脂」。
您如果能夠合理運動,避免高脂飲食,同時可以配合肚臍周圍的 天樞穴、臍上 中脘穴、小腿外側的 足三里配合按揉,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便可以減少大肚腩問題。
當然您也可以選擇 艾灸的方法,對著以上三個穴位各艾灸15-20分鐘,便可以輕而易舉地使 腑氣通暢,改善人體的脾胃功能。
1.穴位定位:正坐或仰臥位,在臍中旁開4寸(五指并攏)取穴。
2.簡易取穴:正坐或仰臥,五指并攏,手指朝下,將拇指放于肚臍處,則小指邊緣與肚臍所平行的位置即是。
3.穴位功效:理腸溫中、健脾利濕;
4.穴位主治:①便秘;②腹瀉:③腹脹、腹痛;④啤酒肚;⑤肥胖;
5.按摩方法:以兩手中指指尖垂直下壓揉按,每次揉按3分鐘左右,早晚各一次。
6.艾灸療法:手持點燃的艾條,將艾條燃頭對準大橫所在位置,距離皮膚2~3厘米,或以耐受度為準,每次灸治10~20分鐘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