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百科
養生菜餚
養生訣竅
動不動就一身汗,是排毒還是體虛?提醒:可能是這5種疾病的征兆
2023/07/31

一、出汗是在排毒嗎?汗多、汗少哪種人更健康?

不少人認為出汗是身體在排毒的表現,出的汗越多說明體內毒素越多,排出后可以讓身體變得更健康,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?

出汗其實只是身體的自然生理反應之一,通過汗腺排出汗液可幫助維持體溫平衡。如日常在進行 鍛煉、天氣過熱時,體表溫度也會上升, 為了讓體表溫度保持穩定,身體會通過出汗來降溫

至于出汗排毒的說法,其實并不靠譜。人體內主要的排毒器官是 肝臟和腎臟,大部分的毒素和代謝廢物會通過 尿液、糞便、呼吸排出體外。我們的汗液內 98%為水分,剩下的 2%為一些 代謝廢物,但這麼點量的毒素,幾乎可以忽略不計。

還有些人覺得,平常汗少的會比汗多的更健康,到底是不是這樣呢?

山東省立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聶小娟表示,出汗多少并不能作為判斷身體健康與否的標準。日常出汗多或少,只要身體沒有其他不適的現象,都是正常情況,無需過多擔心。

身體的出汗量一般主要取決于 汗腺的數量、交感神經的活動情況以及身體對于交感神經刺激反應的強弱,與 遺傳、身體素質等相關,但不能單以出汗量的多少來判斷身體健不健康。

二、半夜出汗太多浸濕床單?或是5種疾病的信號

像開頭老李那樣出現半夜出汗太多浸濕床單,有時候可能是一些疾病發出的信號,對此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:

1.嗜鉻細胞瘤:該病起源于神經外胚層嗜鉻組織,發病率不高,但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的人群身上。每個人的表現也不同,有些可能為無癥狀,也有些會表現為 頭疼、心悸、面色蒼白、大汗淋漓等,部分患者會持續出汗。

2.糖尿病:罹患糖尿病的患者往往會合并植物神經性病變,繼而引起出汗量異常增加,出汗的部位主要會集中在上半身,同時還可能會有手腳顫抖、面色蒼白等癥。

3.甲狀腺功能亢進:甲亢會導致患者的身體異常出汗,除了出汗外還可能會有 消瘦、脫發、指甲變脆等癥狀。

4.心梗:罹患心絞痛、高血壓、冠心病等病的患者,突然出現大汗淋漓,且伴有 胸口憋悶、疼痛癥狀,需要高度警惕是心梗的前兆。

5.更年期綜合征:處于更年期的女性,會因為體內激素分泌異常而出現一系列的異常癥狀,包括有 潮熱多汗、心悸頭暈、失眠健忘等。

三、一動就愛出汗的人,到底是不是「虛」了?

生活中只要觀察就會發現,一些人平常都不太愛出汗,還有一些人則稍微一動就會大量出汗,那麼愛出汗是不是身體虛的表現呢?

答案是否定的,上文提到出汗的多少與多種因素相關。相比較而言,男性身上的 汗腺數量會更多,會比女性更愛出汗。年輕人相較于老年人出汗量也比較多、肥胖人群相較于體重正常的也更愛出汗。

還有就是個人 日常的飲水量也會影響到出汗的數量,一些人本身體質就是不愛出汗的,日常可能大量運動也不會出汗。身體是不是虛,要從多方面去進行判斷,而不是單純看出汗的數量。

如今正值炎熱的夏季,出汗的情況越來越多,此時需要注意什麼呢?

出汗意味著體內水分的流失,所以在大量出汗之后要及時補充水分,注意小口慢飲,不可一次性飲用大量的水,否則可能會有水中毒的風險。

另外,一些出汗量較多的人群,要注意補充 鈉、鉀元素。有必要的情況下還可適當喝一些 運動飲料、電解質飲料,來幫助維持體內的電解質平衡。

出汗是身體正常的生理表現之一,但它并不是排毒的主要渠道,對此要以正確的心態看待,不要因為謠言而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影響。

當心大腦里長「老年斑」!常吃三種營養素,益智增壽、保護大腦
2023/09/09
腎「衰」手先知,手上一旦出現這五種「丑象」,腎臟可能已被「掏空」!
2023/09/09
「清肺」高手出現了,隔三差五吃一次,給肺來個大掃除,清肺潤肺!
2023/09/09
「升糖大戶」被揪出,提醒:不想血糖失控,這6種食物要盡量少碰
2023/08/08
一個哪里都能操作,不花一分錢的養生動作!無論男女都能練!(內附動圖)
2023/08/05
每天花幾分鐘,做做這2個動作,控血糖、強心肺……實在太好用!
2023/08/05
3個簡單養生操動作,從頭養到腳,養筋養膚養內臟!內附動作教學視訊~
2023/08/05
下蹲5分鐘等于步行1小時!這麼好的養生鍛煉方法,絕不私藏!
2023/08/05
中醫養生最為精妙的4種鍛煉方法,每天清晨堅持30秒,修身健骨,恢復健康!
2023/08/05
背薄一寸,百病消退,命長十年!學會一招,從此按背不求人!
2023/08/05